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

散記———其之十一

(此為舊文章)、(藍體字為新加)

 又跟她們出門,這機會很難得。先跑去吃了羊肉(不打廣告了,不過頗好吃就是),和喝咖啡。這有點好講的,郊區總有這類在產業道路邊的咖啡館,要說美侖美奐是有點諷刺了,總歸是各種風格令人暈眩的搭配;其賣點或許是景色,然而最多也只是河景,或者水庫邊的攔水壩景而已。當然比起都市要來的開闊壯麗,只是其半吊子的性格讓兩者(景色與其建築本身)都益形寒酸。啤酒色的河流裡有人正在游泳,這似乎很難為眼前的景色增添幾分可觀之處;現代邏輯會這麼想:又不是比基尼美女,或者,我難道就來這花錢看你游泳?不過不必通過如此俗氣的道路。在那游泳的人只是在嘲笑此咖啡店的格格不入。


 繞遠了。她帶女兒出來,約莫滿週歲的活潑小女孩,正是看到什麼都有抓過來玩賞一番的興趣的年紀,而且剛長牙,玩賞到最後幾乎都會成為品嚐,桌上的東西得經常移動位置(看她在誰懷裡,她的媽媽和外婆搶著要抱她),為了她的衛生著想,還有東西的完整性。至於吃的東西就沒什麼好說的,咖啡的奶泡之糟糕,其餘也都只是及格邊緣而已。服務生們倒是很喜歡這個小孩子(女服務生是如此,男服務生則對她理也不理,這是個蠻有趣的分野,值得探討),她不怕生,給女服務生們抱來抱去的也不哭不鬧(不過也不特別開心就是,總是將頭轉開注視遠方),反正,這種情境下最緊張的總是母親。


 或許因為生活習慣的關係,或是自己的性情之故,跟女性(我指解剖學上分類的女性)難得有所接觸,因此她們會成為我學習(女性、以及與之相處之道)的最好對象。看她們的作為,雖然具不具有樣本代表性我也不清處,但至少也是女性表現中的一種,而且她們的行為不會與所謂的「正常」偏差太遠(因為她們就是這個階級內的中流砥柱,雖然有時總在嘴裡說著:好想躲進深山裡。這等會再講)。也讓我瞭解到幾件事,首先:男女事情間的混沌。我的意思是,跟不跟誰在一起,在大多數時刻慣性影響很大;並不因為這個人比較好我就會跟他在一起(這完全是通俗小說與電影的手段),有的時候只是相處久了,但這又不是絕對的情況。總歸,男女間的交往(至於同性之間的等一下就要講了)跟條不條件的沒什麼關係,甚至,這種混沌性強到會讓我覺得:難道真的只要一方是男,一方是女(再重申,這一樣是解剖學上的分類)就可以了嗎?這麼說或許對很多人來講會認為是污辱,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是不會表現出遷就,也就是條件的可調整(譬如厭惡喝酒的人,卻還是跟喝酒的人交往,雙方或許都會各退一步:喝少一點與容忍喝酒,但是這表示我們屈從於現實中的他人而非維持一貫)。這樣的現世性,或說現實取向(講難聽一點也就是精神上的半吊子)或許描述出了很有趣的一點:異性之間的交往(同性是因為我不理解,否則我極有可能也會作這個推論)根本就是反精神性的。除非一些特例,像我很愛舉的江藤淳和慶子,但那也僅限於我所知道的部份,誰曉得其日常又充斥多少忍讓與爭執?


 這樣說是很有爭議的,因為對於一些雜事妥協並不代表在精神上不高貴,相反地,許多這類的人是最能忍受的一種,我用的詞的確是忍受,要用包容也可以(畢竟那沒什麼差別,有些人覺得聽起來比較好而已),但是這種撕裂總是存在,並不因為結婚或交往而消失。我很懷疑一個人可以面對這種裂痕(在清楚意識到的條件下。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這裂痕的存在,或者說僅在政治—經濟的層面意識到,這相對容易,而且容易很多)幾年,甚至,像結婚,一輩子。


 接下來,女生對於同性愛比較能夠接受,至少以我自己的觀察來說,男生對這個大致上不是視為骯髒而厭惡,就是帶點嘲諷與輕視的意味講同性戀,極少會以如同異性間交往的心態來對待。這沒什麼不好,但有個有趣的地方:以前的人遵從慾望,其對象不完全都是異性;現在的人要求每個人的性衝動在某些對象前才是「合法」的,這些對象必須是異性而且好看或者性感(現代意義的性感,比如雄偉的雙峰等等)方能被我們所承認(或說被認為是合理的、正常的)。男性被趕離男性的性對象圈,女性在這方面還是原始一點。畢竟沒什麼天生就叫我們喜愛異性的東西,但在現在的環境與教育之下,男女學成為重要的一環(教科書裡多麼強調「異性間的相處」,其餘都被一刀劃為朋友,失去其他所有可能性),同性戀甚至可以說是原罪。我並非倡導同性戀,只是一個僅倡導異性戀的地方更為詭異。


 僅講性方面太過偏狹了,想必為眾多衛道人士所不取。另一方面,也因為男生太過王八,女生跟女生在一起還比較好(這可以解釋男性比較討厭同性戀嗎?),另外,現在的婚姻對女性的壓力還是比較大(到夫家、冠夫姓、小孩等等,不要說現在的中產知識份子不管這套了,但我們還多的是無產階級和苦哈哈的小布爾喬亞,而且傳統觀念等等依然根深蒂固,也就是這種觀念給女性相當不利的位置)。以理性的角度來說,也沒什麼理由支持一個女生一定要跟男生在一起(甚至還指向反對的方向)。但要將這問題推給女生就錯了,男性得負起很大的責任,這是我們必須改進的地方。



 說到這裡似乎完全脫離原先寫跟她們見面的事情了。而還是不得不延續下去:最近AV出租店有越來越興旺的趨勢,至少我的活動範圍內就找的到幾家,穿著清涼(要說誘人也可以)的女優看板就高掛在馬路旁。而有一家的地理位置很有趣,就在並排公寓的一樓店面,旁邊就是樓上住戶出入的大門,大門上頭還掛有個牌子「台北縣工商婦女協會」,與AV出租店的招牌並列,可謂一絕。


 AV並非是個慾望的出口,反而是個用其自身的話語限制慾望的東西。曾讀過某篇寫AV的論文,看來是位女性寫的,在此為其精神至上敬意,其重點落在女性的身體的被物化與傳播上。她的學識似乎幫不上她的精神的忙。女性的身體的確被物化,然而這不是難以理解的,隱藏在其背後不易被發現之處在於:這物化是一種特別的物化,而這傳播也是一種特殊的傳播。女優們(在AV裡)並非作為其自身存在,而是男性的衝動對象,也就是說,她的肢體、語言、動作所呈現出的是男性慾望的投射。並非因為她而且「是她」使得慾望運作,相反地,她在裡面不過是場景(教室、病房、辦公室等等的『日常空間』。AV所試圖的是打破這日常空間所呈現出反性的張力,而造成慾望上的反差,一種更強烈的衝動)的一部分、服裝(同樣是日常性的展現,服裝所呈現出來的圖像是巫術性的,雖說AV要將這層巫術給除去,要揭露在服裝下的本性,卻只是巫術儀式上的位移而已)的附加物、肢體的提供者。簡單來說:女優不是作為慾望的源頭,而是(特定的)慾望機制中的合理對象。


 這就和方才講的有點關係了,雖說AV看來是能夠解放我們慾望的出口,然而卻只是用其自身的話語描述慾望,使慾望成為完全可見的對象,這對象還不僅是一個女性,而是有女性在其中的特定情境。慾望開始有自己的座標,漸漸在生活的地圖上沉默。


 連AV都成為如此,就更不要說一般人的交往了,無怪乎同性戀有今天的地位。ACG圈裡雖然也有一部分是「致力」於BL和百合作品(請原諒我的嘲諷意味),但還是少數中的少數,而且其中的眾多神話也正將同性之愛帶入奇特之處。關於BL似乎之前有寫過一點了,還是另外各找一篇作品來寫會好一些,這裡先停。


 之前與他們在一起時,我因為喝冰飲吹冷氣而感到寒意上身,於是躲到房間一隅冷氣較不強之處待著,他們幾人就在另一頭,話題轉到鬼神方面———這樣說不太好,民間信仰上。這樣就恰好劃出了無形的一刀,因為他們講那些的時候我向來不插嘴,也就靜靜聽他們講,其實頗好玩的。雖說身為無神論者,但我並非要反駁其對鬼神的信仰,而是其廉價。他們口中的那些「東西」(啥子怨靈、神明、地府)全是形下的,並沒有什麼形上的基礎,我並非說這樣不能夠信仰,而是那完全只是一種生活形式的變形(畢竟在他們的想法內鬼神也是由人的轉型,這些神們無法脫離公事纏身,當然只得『辦公』),基礎借自印度教與佛教(一個輪迴不已的時間,鬼神等等也不過只是『暫時』———相對於輪迴的永恆———脫離而已),還有許多的道家(這個也受到印度諸教派的影響)的民間巫術。自然與他們講這些是無聊了一點,因為他們的眼光也不放在形上的地方,而在此世的利益(或至少免於受害,透過巫術儀式的方法)。首先他們並不追求救贖(也就是形上的),而此世的處境又是由前輩子(依他們的講法)所決定,這使他們的態度極度消極(因為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此世的處境);另外,鬼神的有力(與巫術儀式,一樣是依他們的說法)使得他們的道德觀有所建立。一種低溫的態度。


 他講的一句話也很好玩:「以前他還很鐵齒都不信…。」好像我們不得不信似的。有人或許要用許多例子來反駁我,而且現在許多電視節目也都在講這些東西。然而,我不是要說信不信的(這問題爭了沒什麼意思,我可以反駁其中所有不合理之處,但他們依然可以相信),信是一回事,其內容又是一回事。這信仰內容是為一般大眾所接受的。恰巧近日,某位女生出車禍死亡,大概因為其在音樂上的造詣與名氣,這件事被報導得蠻大。以往寫過篇文章說過了,這次也就僅以八字重述一次便罷:「人大死大,人小死小。」如此而已,無他,嗟夫。


 要說的是另外一些事情。有關她住院時期親朋好友的「祈福」,無論其形式為送花、剃光頭或摺紙鶴(從此可見日本文化影響之深),總歸,透過一種巫術儀式而到達目的,不難發現裡頭有多少人持有這類的信仰。雖說其形式與後果都更為文明(也就是變得更有感情深度、更為消費傾向、以及更為無足輕重),但卡理斯瑪依然(被認為能夠)存在且有其功用。這只是一個簡便(以其複雜程度來說)而且比較為人知的事件而已,在傳統觀念較重的家庭裡,其巫術儀式牽扯的層面更為廣泛,這就是他們信仰的。他們只是其中的一小群而已,那我又要說些什麼呢?


 (那間賣與出租AV光碟的店已關門,而門口上的「台北縣工商婦女協會」依然高掛。這大致上很好地說明了不同女性職業壽命的長短。請原諒我的嘲諷。至於女性較能接受同性愛的理由,我想可能與女性容易具有雙性觀點有關,當然社會壓迫也是成因之一。


 還有那類鬼神的話題,依然經常在他們之間出現。去向一個未知的物體———經常被稱為神明,詢問自己未知的將來,似乎有個未知還強過其他未知一樣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